公司新闻 行业动态

188金宝搏app今日中国

发布时间:2024-02-17      来源:网络


  农业机械化:农业现代化的支撑与引领——党的十六大以来农机化主要成就、基本经验和未来展望

  农业机械化:农业现代化的支撑与引领——党的十六大以来农机化主要成就、基本经验和未来展望

188金宝搏app今日中国

  编者按农业机械是现代农业的物质基础,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在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下,在农机购置补贴等一系列扶持政策的强力促进下,我国农业机械化进入历史上最快的发展时期。2011年全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54.8%,比2002年增加22.5个百分点,增幅超过之前30多年总和。10年来,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成功完成了由初级阶段到中级阶段的重大跨越,我国农业生产方式成功实现了由人力畜力为主向机械作业为主的历史性跨越。农业机械化跨越式发展,有效地缓解了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短缺的突出矛盾,有力地保障了农业稳定发展,推动了农业现代化进程,为实现粮食产量“八连增”、农民收入增长“八连快”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今天本版编发农业部农业机械化管理司提供的相关文章,以飨关注农机化发展的广大读者。

  党的十六大以来的10年,我国农业机械化持续快速发展,实现了农业机械化发展史上的两个历史性跨越,即农业机械化从初级阶段跨入中级阶段,农业生产方式实现了从人畜力为主向机械作业为主的跨越。

  2007年我国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42.5%,农业劳动力占全社会从业人员比重降至40%以下。这标志着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已经由初级阶段跨入了中级阶段。这是10年来我国农业机械化历程中具有重大意义的第一个历史性跨越。

  2010年全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52.3%,标志着我国农业生产方式已由千百年来人力畜力为主成功转入以机械作业为主的新阶段,实现了10年来我国农业机械化历程中具有重大意义的第二个历史性跨越。

  这一重大跨越,意味着生产机械化水平大幅度提高,薄弱环节机械化突破之快前所未有,是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速度最快的历史时期。2011年,全国小麦机耕、机播和机收水平分别达到98.8%、86.0%和91.1%,基本实现生产全程机械化;水稻生产机械化成为农机作业的新亮点,机械种植和收获水平分别达到26.2%和69.3%,分别比2002年提高了20.9和53.6个百分点,机收水平年均增幅达到6个百分点;玉米机收取得突破性进展,机收水平达到33.6%,比2002年提高了31.9个百分点,2008年以来年均提高7.7个百分点。

  科技创新取得重大进展,部分瓶颈环节技术与集成问题得到解决。大马力拖拉机研发取得明显进展,水稻种植和收获机械装备基本成熟,花生、油菜、甘蔗、牧草收获及节水灌溉等作业机具创新取得重大进展。行业骨干企业研发投入不断增加,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和作用更加突出。科研体制改革不断深化,一些骨干农机化科研院所通过整体转制焕发了活力,研发实力大幅提升。

  增产增效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机械化新技术应用范围逐年扩大。2002年以来,水稻机插秧新增面积612.1万公顷,总面积跃上666.7万公顷(1亿亩)的新台阶。保护性耕作面积达到571.5万公顷,新增561.4万公顷。农机深松整地、机械化秸秆还田、化肥深施、高效节水灌溉面积分别达到1066.7万公顷、3133.3万公顷、3266.7万公顷和1266.7万公顷。水稻育插秧、玉米收获、高效植保、畜牧水产养殖等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应用范围显著扩大,技术集成度逐年提高。使用大中型农业机械进行耕整地、精量播种、收获作业的效率,是人工的40倍以上。

  全国农业机械化教育培训大行动深入开展,农机操作人员技能不断提高,全国农机事故死亡人数持续下降,农机安全监管能力不断提高,农机化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

  农机装备结构不断优化。2011年全国农机总动力达到9.8亿千瓦,大马力、多功能、高性能及薄弱环节农业机械增长迅速。2002年~2011年,全国大中型拖拉机、插秧机、联合收获机保有量年均增速分别达到19.3%、26.2%和15.2%,其中玉米联合收割机年均增长51.7%;大中型拖拉机与小型拖拉机保有量比例从1∶15提高到1∶4.1。经济作物、畜牧水产养殖、林果业及农产品初加工机械保有量快速增长,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机械装备稳步发展,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抗风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极大增强。

  农机化区域发展协调推进。近年来,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大中城市郊区及黑龙江、新疆部分垦区的农业机械化发展,率先向高级阶段迈进,对全国其他地区的示范带动作用不断增强。南方丘陵山区等传统落后地区农业机械化,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呈逐渐缩小趋势。

  农机服务组织是发展农业机械化的重要组织载体,截至2011年底全国拥有各类农机作业服务组织17.1万个,组织化水平持续提升,农机专业合作社从无到有,达到2.8万个,入社人数达58.2万人。以财政补贴为引导,农民个人投资为主体,社会投入为补充的多元化投入机制逐渐形成。

  各类新型农机服务组织积极参与社会化服务,以跨区作业为品牌、以关键农时季节为主战场的农机服务产业规模逐年扩大。2011年,农业机械化作业总收入达到3843.4亿元,比2002年增长107.2%,年均增长7%以上;农机跨区作业面积达到3293.3万公顷,比2002年增加164.9%;农机户经营总收入达到3953.1亿元,比2002年增长110%。农机社会化服务不仅增加了机手的经济收益,还保证了我国小麦、水稻等粮食作物的按时收获,县域内的小麦收割时间由20天缩短为10天左右。农机跨区作业领域正由机收小麦向机收水稻、玉米和机耕、机播、机插秧等项目快速拓展。

  受益于国家政策鼓励、资金投入、财税优惠等多个方面的扶持,同时随着科研、生产、开发体系进一步的创新和发展,农机工业企业规模不断扩大并保持快速发展态势。2011年,规模以上农机企业工业年总产值达到2898亿元,是2002年的6倍,年均增长22%,增幅在我国机械工业13个行业中位列前茅,主要农机产品总量指标已经位于世界前列,我国已经成为世界农机制造大国。农机流通市场体系逐步完善,主要农机产品产销量位于世界前列,主要农机产品品种和产量已能满足国内市场90%左右的需要,为农业机械化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的装备保障。

  实现农业机械化,是历史的必然、时代的要求、人民的愿望。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大力扶持促进下,广大农机化工作者有信心不辱使命,不断开创农业机械化科学发展新局面,努力争取在建党100年之际达到基本实现农业机械化的目标,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应有的贡献。

  展望今后一个时期,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农业机械化发展面临难得的机遇。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业机械化发展,法律法规不断完善,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政策环境更加优化。国家财政支持能力增强,农民收入持续增加,农机社会化服务市场日渐成熟,农业机械化发展的经济基础更加坚实。工业化、城镇化加快推进,农民渴望有尊严的生活和体面劳动,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短缺矛盾日益突出,农业机械化发展的需求更加旺盛而迫切。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优化农业生产力布局,农业机械化发展的空间更加广阔。农机工业产业升级步伐加快,现代流通体系逐步构建,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主要农作物薄弱环节机械化技术瓶颈不断攻克,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技术装备支撑更加有力。

  但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仍存在一些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一是先进适用、技术成熟、安全可靠、节能环保、服务到位的农机装备和技术有效供给整体依然不足,研发投入少,基础性与原创性开发能力不强。二是农机装备结构和布局不尽合理,丘陵山区和薄弱环节机械化发展滞后,老旧农机报废更新慢,不能充分满足现代农业发展和节能减排的要求。三是农机农艺融合不够紧密,一些先进适用技术集成推广受到制约。四是农业机械化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滞后,公共服务能力不强。五是机耕道等农业机械化发展基础设施不配套,农机作业条件总体较差。

  展望未来,我国农机化发展机遇大于挑战,前景光明任重道远。当前及今后10年,农民对农机作业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农业发展对农机应用的依赖越来越明显,农机化对建设现代农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作用越来越突出,我国农机产品市场和农机作业市场潜力巨大,我国农业机械化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良好发展机遇,正处在加快发展、结构改善、质量提升的又一个黄金时期,必将向更广领域、更高层次深入发展。

  农机农艺、农机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农业机械化将深刻引领着作物品种选育方向、耕作制度变革方向、栽培模式改进方向。农业科技创新的方向日益从以生物技术为主转向生物技术与机械化技术并重。农机农艺深度融合,不仅有利于关键环节机械化技术的突破,也有利于先进适用农业技术的推广普及应用。通过着力打造功能完备、使用便捷的农业机械化信息交流平台和农机作业管理调度平台,促进政策高效实施、技术快速推广,引导农业机械合理配置、有序流动,农机使用效率和经营效益将显著提高。

  农业机械化向全程化、全面化推进。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将由解决关键环节机械化为主向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模式快速推进转变,从产中机械化向产前、产后机械化全程延伸。农业机械化发展从粮食作物到经济作物,从种植业到养殖业,农、林、牧、渔业机械化全面发展,从平原地区向丘陵山区全面推进,从陆地向水域全面发展,农业机械化与产业化协同推进。

  农机服务组织成为农业机械化发展的主要力量。农机专业合作社的服务功能将显著增强,服务质量、能力和效益进一步提升,将成为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及其他公益性职能延伸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机销售、作业、维修市场不断规范,农机服务组织化程度不断提高,机具利用率、技术到位率不断提升,农机抗灾减灾作用充分发挥,农业机械化对农业持续稳定发展的综合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

  区域发展更加协调。各区域将进一步明确适合当地特点的农业机械化技术路线和主要农作物生产机械化技术模式,地区间农机化发展水平差距逐渐缩小。粮食主产区以及平原地区,土地流转的速度加快,大马力、先进适用的农业装备应用更加广泛,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稳步上升。丘陵山区机械化成为发展热点,先进适用的小型特色农机具广受欢迎,农业机械化水平加速提高。

  展望“十二五”,通过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走中国特色农业机械化发展道路,以发展农机服务组织为主攻点,以提升薄弱环节机械化水平为突破点,以推广先进适用农机化装备和技术为着力点,推动农机农艺融合、农机化信息化融合,不断落实完善政策,培育发展主体,强化公共服务,加强管理指导,实现农业机械化又好又快发展。到2015年,主要农机装备数量稳步增长,装备结构更加合理,区域发展更加协调,农业机械化科技创新能力和技术应用水平明显提升,农业机械化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农机服务组织化程度和社会化服务能力明显增强,粮棉油糖等大宗农作物机械化水平明显提高,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60%以上。

  展望2020年,全国农业机械化发展总体上将进入高级阶段。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将达到70%左右,小麦、玉米、水稻等主要粮食作物生产基本实现劳动过程机械化,主要经济作物机械化生产和现代设施农业取得重大进展,养殖业、林果业、农产品初加工机械化全面推进。农业机械化科技创新能力和技术应用水平明显提升,农机与农艺、机械化与信息化高度融合,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资源利用率大幅度提高,农业机械化在农业稳定发展和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支撑引领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党中央、国务院从战略高度和全局角度提出发展农业机械化。农业机械化发展不仅被写入历年中央1号文件,还被写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十二五”规划及其他有关重要文件,而且从总体上看,对农业机械化发展的表述越来越具体、要求越来越高、措施越来越实。

  党的十六大以来,国家先后公布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条例》、《国务院关于促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工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意见》(国发[2010]22号),基本构建起中国特色农业机械化发展法律法规政策体系,进一步优化了农机化发展环境,为农机化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法规政策保障。

  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推动农机化持续快速发展。从2004年起,中央财政设立农业机械购置补贴专项资金,正式实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9年来,中央财政不断加大投入力度,据统计,2004年~2011年,中央财政共安排补贴资金529.7亿元,带动地方和农民投入1596.7亿元,补贴购置各类农机具1672万台(套),受益农户达到1489万户,全国农机总动力增长61%,取得了提升产业、助民增收、利农利工等一举多得的好效果。

  农机作业补贴成为提升农机化水平的重要措施。2009年,中央1号文件明确提出“实行重点环节农机作业补贴试点”。2010年~2011年,各省级农机化主管部门从中央财政新增农资综合补贴资金中争取资金逾14.5亿元,专项用于农机深松整地作业补贴。

  农机化基本建设投入发挥重要作用。2009年,经国务院同意,农业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印发《保护性耕作工程建设规划(2009-2015年)》,目前已安排中央预算内基本建设投资9亿元,支持建设了245个示范基地。2010年,国家启动实施《全国新增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2009-2020年)》,当年安排中央预算内基本建设投资约3.7亿元用于规划内项目县开展农机服务体系建设,受益县数270个,增强了农机化公共服务能力。

  农机工业发展获多项金融财税政策支持。2011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农机工业发展政策》,强调要从我国农业现代化和农业机械化对农机的需求出发,促进农机工业的振兴。中央财政综合运用财税杠杆,对农机工业实施稳定的倾斜政策。

  农业机械化关键技术及装备研发力度不断加大,将农业装备与农业机械化技术研发列入国家86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公益性行业科研项目、引进国外先进农业科学技术计划(948计划)项目,10年来共利用中央财政科研开发资金超过6亿元,重点支持粮棉油糖等大宗农作物机械化与设施农业装备技术研发和集成,一些长期制约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的瓶颈环节技术问题得到有效解决。通过实施新机具新技术研究、示范和推广以及农机化示范县(区)建设,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力度加大,新型农业装备种类不断增加,科技含量明显提升。现代农业装备领域国家级和省级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加快布局建设,企业创新能力显著增强。

  各级农机化主管部门深入组织开展农机化教育培训大行动,以素质提升和创新能力建设为核心,以农业机械化管理人才、科技人才和实用人才3支队伍建设为重点,努力建设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农业机械化人才队伍,为保障农业机械化持续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撑。目前,活跃在农村的4000多万名农机手,已成为建设现代农业的中坚力量。

  在新疆,有水就有生命。绿荫深处,掩映着一栋栋富有民族特色的建筑物和一条条纵横交错的马路,南疆重镇和田扑面而来。这里也是新疆建设兵团农14师师部所在地。

  我一次次地问自己:生命究竟对我意味着什么?是我面对失败后的哭泣,还是成功后流下喜悦的泪水,还是不经意的瞬间流逝?188金宝搏官方网站